这玩意儿吧,小学教资综合素质,你说它好考吗?
嗯……要我说,它属于那种 “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的主儿。你问十个人,估计能给你五种答案。有人觉得复习起来没啥头绪,知识点太杂,简直是大海捞针;也有人觉得,跟专业课比起来,这简直就是“送分题”——当然,这么想的人,往往容易翻车。
所以,直接回答:它不算特别难,但绝不是躺着就能过。需要你花心思,需要你找对方法,更需要你……嗯,一点点运气。
为什么这么说?咱们掰扯掰扯。
首先,它考啥? 这很重要。 综合素质,听名字就挺“虚”的,对吧?它不像语文数学,有明确的知识体系。它主要考五大块: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 和 基本能力。
你看,前三块,职业理念、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说白了,有点像“政治思想教育”。考的是你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你该遵守啥规矩,该有啥样的道德情操。这部分内容,记忆 的成分很大。什么《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还有那些“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的大道理,你得记,而且得记准。选择题里,往往就抠字眼,差一个字,意思可能就跑偏了。这部分难吗?对于擅长背书的同学来说,可能觉得还好,死记硬背 呗。但对于我这种,一看大段文字就头疼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折磨。而且,光背下来还不够,你得理解,得知道为啥要有这些规定。不然,遇到案例分析题,给你个情境,问你怎么看,你怎么处理,你就傻眼了。这部分的分值还不低,想绕开?没门儿。
然后是 文化素养。我的天,这部分简直就是个 知识大杂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外历史,文学艺术,科学常识……感觉像是把整个九年义务教育加高中知识压缩后,随机抽取一样,让人头大。你可能复习了半天唐诗宋词,结果它考你一个欧洲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你可能恶补了物理化学,结果它问你京剧的某个行当。范围太广,根本没法全面复盖。这部分,我觉得更多的是 考察你平时的积累。如果你本身就是个爱读书、知识面比较广的人,那可能就轻松点。如果平时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且只读考试相关的书),那这部分就有点听天由命了。当然,真题 刷多了,也能摸到点规律,有些高频考点,比如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重要的文学家及其代表作、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啥的,还是可以重点突击一下。但这部分的特点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下次会考哪个犄角旮旯的知识点。
最后是 基本能力。这块主要考 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和 写作能力。逻辑思维和信息处理,通常会出一些类似行测的题目,找规律、图表分析、文字材料理解啥的。这部分,对于一些理科思维比较强,或者平时接触过类似训练的同学来说,可能觉得不难。但对于另一些人,看到那些弯弯绕绕的逻辑题,就跟看天书似的。这部分,刷题 效果比较明显。多练练,找到感觉,速度和准确率都能提上来。
而 写作能力,就是那个占分比重很大的 作文题 了。通常是给一段材料,让你根据材料写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要求一般是800-1000字。这玩意儿,就很玄学了。你说它难吧,好像也没啥固定答案,不像数学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你说它简单吧,想拿高分可不容易。首先,你得读懂材料,抓住核心观点。其次,你得立意明确,观点得“正”,得符合 主流价值观,毕竟是选拔老师嘛,不能太“放飞自我”。然后,结构得清晰,语言得流畅,最好还能有点文采,有点思想深度。这对于语文功底一般的同学来说,绝对是个 硬骨头。很多人选择题做得挺好,最后就栽在作文上了。而且,作文评分的主观性比较强,你觉得写得挺好,阅卷老师可能觉得一般般。这玩意儿,除了多动笔练习,多看点范文,似乎也没啥特效药。
所以,你看,综合素质这门课,它的特点就是:
- 知识点极其分散,覆盖面超级广,尤其是文化素养部分,复习起来容易抓瞎。
- 记忆性的内容不少,特别是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需要下功夫去背。
- 理解和应用同样重要,不是死记硬背就能搞定的,案例分析和写作都很考验综合能力。
- 考察你平时的积累,文化素养和写作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 题目本身难度可能不算顶尖,选择题大部分还是基础知识,逻辑题和信息处理题练练也能掌握,作文只要不跑题,拿到基础分问题不大。
那么,到底怎么才算“好考”呢?
如果你:
- 记忆力不错,不怕背东西。
- 平时喜欢看书,知识面比较广。
- 逻辑思维还行,做过类似的题目。
- 写作能力尚可,能把话说清楚,写够字数。
- 愿意花时间去 刷题,去总结 真题 规律。
那么,恭喜你,小学教资综合素质 对你来说,可能真的 不算太难。你只需要认真复习,把该背的背熟,该练的练到位,通过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但如果你:
- 一看大段文字就犯困,背书比登天还难。
- 平时基本不看课外书,知识储备约等于零。
- 逻辑题让你怀疑人生。
- 写作文像挤牙膏,憋半天写不出几行字。
- 指望着考前突击几天就能过。
那么,老实说,这门课对你来说,可能就 有点挑战 了。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找对方法,甚至可能需要报个班,让老师带着你梳理知识点,讲解技巧。
总而言之,我的观点是: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 这门考试,它不像专业课那样需要很深的专业钻研,但它 考核的广度 决定了你不能掉以轻心。它更像是一个 门槛,一个 筛选,看看你是否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小学老师的基本素养和潜质。
备考建议?
- 别瞎看书! 市面上的教材眼花缭乱,找准一两本靠谱的,配合 真题 来复习。真题 是王道!反复刷,揣摩出题思路和考点分布。
- 分清主次! 职业理念、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这几块,是相对容易拿分的部分,必须 啃下来。文化素养部分,随缘,抓住高频考点即可,别指望全会。基本能力部分,多练题,尤其是作文,一定要动笔写几篇,找找感觉。
- 利用碎片时间! 很多知识点,比如法律条文、文学常识,可以用手机APP或者小卡片,随时随地记一记。
- 心态放平! 别被它“综合”的外表吓到。大部分题目都是基础,只要认真准备了,及格线并不难达到。但也别太轻敌,细节决定成败。
最后想说,考教资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当老师的日常工作中呢。但这第一步,咱也得迈扎实了不是?所以,别再纠结“好不好考”了,问自己:你想不想考过?愿意为之付出多少努力?
想明白了,就去行动吧。下功夫了,它就好考;不下功夫,神仙也难救。就这么个理儿。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网友上传和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zedutec.com/p/6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