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科目一作文大概多少分

开门见山跟你说吧,教资科目一,也就是那个叫“综合素质”的考试里头,作文,它占了50分

对,你没看错,就是五十分。整个科目一卷面总共150分,选择题占了前面的江山,但最后这作文,自己就扛起了三分之一的担子。你说重不重?相当重。这50分,有时候真的就是你过不过那条线的“生死判官”。

你想想看啊,选择题,你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机器一扫,分数咔咔就出来了,没啥好说的。但这作文不一样,它是主观题,是阅卷老师一篇一篇看出来的。这里面的“说道”可就多了去了。

很多人,尤其是理工科出身,或者平时就不怎么动笔杆子的朋友,一看到作文就头大。觉得前面选择题刷刷刷做得挺顺,到这儿就卡壳。要么是半天憋不出几个字,要么是洋洋洒洒写了一堆,最后得分却不咋地。你说气不气人?

50分到底是怎么给的?官方说法当然是看你的立意结构语言内容等等。但咱们自己人私下聊,得说点实在的。

首先,跑题是大忌。绝对的!你写得再天花乱坠,文采飞扬,一旦跑题,那基本就是二十分以下的水平,甚至更低。人家让你谈“师德”,你非要扯“教育公平”,虽然也有联系,但角度偏了,那就危险了。所以,审题,审题,再审题!看清楚材料,抓住关键词,这比啥都重要。哪怕你写得没那么精彩,只要紧扣主题,分数就不会太难看。

其次,结构要清晰。你想啊,阅卷老师一天要看多少份卷子?眼睛都快看瞎了。他们没那么多时间去仔细品味你的“意识流”或者“蒙太奇”。最稳妥的,还是弄个清晰的框架。比如,开头亮明观点,中间分几个段落,从不同角度论证,最后总结一下,升华一下。这种“总-分-总”虽然老套,但确实是阅卷老师最喜欢的模式,一目了然,知道你想说啥。你非要玩花活儿,结构搞得七零八落,人家找不到你的论点,就算写得再好,也可能因为“结构不清”被扣分。当然,不是说不能创新,但前提是你的“创新”得让人看得懂,逻辑得顺。

然后是立意。这玩意儿听起来有点玄乎,其实就是你的中心思想,你的观点。立意要“正”,要符合主流价值观,特别是要体现出教育行业的特殊要求。你不能写一些太偏激、太丧、或者跟教师职业道德背道而驰的东西。比如,题目让你谈“关爱学生”,你非要写“现在的学生太难管了,就得严厉惩罚”,这种立意,就算你论证得再充分,也很难得高分。要往“阳光”、“积极”、“正能量”上靠,多谈谈责任、爱心、奉献,这总是没错的。当然,光“正”还不够,最好能有点深度,有点新意。大家都写“爱岗敬业”,你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比如结合某个具体的教育现象,或者引用一些新颖的教育理念,那就能脱颖而出了。

再说说素材。空谈理论谁都会,关键是要有血有肉的素材来支撑你的观点。这素材可以是教育名人的例子(孔子、陶行知啥的,虽然用得多,但用好了还是可以的),也可以是你自己的观察、经历(当然,得是“编”得像那么回事儿的,积极向上的),或者是当前的教育热点新闻。关键是,素材要“恰当”,要能证明你的论点,不能是为了凑字数硬塞进去。而且,别老用那些用烂了的素材,比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啥的,除非你用得特别巧妙,否则阅卷老师一看就烦。多积累一些教育领域的实例,或者从生活中挖掘一些跟教育沾边的小事,反而显得更真诚。

语言表达也很重要。不需要你文采斐然,但至少要语句通顺,逻辑连贯,没有错别字(这个很关键,错别字多了印象分会差)。遣词造句尽量准确、生动一点。能用点修辞手法当然更好,但别为了修辞而修辞,弄巧成拙。表达要自然,别太“端着”,也别太“口水”,找到一个平衡点。

最后,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但其实挺重要的因素——卷面。字写得好不好看是一方面(当然,工整清晰是必须的!),更重要的是卷面整洁度。你想想,一份干干净净、字迹清楚的卷子,和一份涂改得乱七八糟、字迹潦草的卷子,哪个给人的第一印象好?肯定是前者。卷面分虽然没有明说,但它绝对会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进而影响你的分数。所以,就算字写得一般,也要尽量写工整,保持卷面干净,段落清晰。写错了,用修改符号轻轻划掉,别涂成一个大墨疙瘩。

还有字数问题。题目要求一般是800字或1000字以上。你最好是只多不少。写不够字数,扣分是妥妥的。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写得太冗长、啰嗦,也会让人觉得你抓不住重点。一般写到要求字数以上,再稍微多一点点就比较合适。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那到底能拿多少分呢?这真没个准数。同样一篇作文,不同的老师打分,可能会差个几分甚至十几分。但一般来说,只要你不跑题结构清晰,立意没问题,素材还算恰当,语言通顺,卷面整洁,字数够,拿个三十多分,也就是所谓的“及格分”或者“基础分”,问题不大。

想拿更高分,比如四十多分,甚至冲击满分(虽然很难),那就要在立意的深度、素材的新颖度、语言的精彩度上下功夫了。需要你有一定的思想,一定的文采,还要对教育问题有自己的思考。

很多人喜欢用模板模板这东西,怎么说呢?对于写作困难户来说,它能帮你快速搭起架子,保证结构不出大错。但模板的痕迹太重,语言僵化,素材雷同,也是阅卷老师很反感的。他们一看就知道,“哦,又一个套模板的”。这种作文,很难拿到高分,也就是保个基础分。所以,模板可以用,但要“活学活用”,把模板的框架和你自己的思想、素材结合起来,写出点“人味儿”来,别弄得像个机器人。

总而言之,这50分作文,绝对不是闹着玩的。它考察的不仅仅是你的写作能力,更是你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价值观,以及你对教育这个行业的理解和态度。想要顺利通过科目一,这50分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平时多看点教育相关的文章、案例,多动笔练练,积累点素材,形成自己的观点。考试的时候,沉着冷静,认真审题,打好草稿,注意卷面

50分,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它往往就是决定你能不能拿到那本小红本(现在是电子证了)的关键一环。别让它成为你的“拦路虎”。好好琢磨琢磨,下点功夫,拿下它!

教资科目一作文大概多少分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网友上传和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zedutec.com/p/60190/

(0)
于老师于老师
上一篇 2025年4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