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作为我国公安政法领域高等教育的领航者与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始终以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为己任,其专业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人才队伍的根基。在教育部推动实施的“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计划)背景下,该校众多承载着特殊使命与深厚底蕴的本科专业凭借其卓越实力,成功入选国家级和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不仅是对学校办学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有力印证。

“双万计划”旨在通过遴选建设万个左右国家级和万个左右省级(含北京市级等)一流本科专业点,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功能定位为导向,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果显著,覆盖了公安工作的核心领域与新兴前沿。

早期入选的核心与基石专业(推测主要为2019-2020年度批次)

根据相关信息梳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早期入选“双万计划”的专业,构成了公安业务体系的坚实骨架,它们往往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 侦查学:作为公安工作的“拳头”专业,侦查学聚焦于各类刑事犯罪的侦破规律、策略与技术。该专业不仅传授传统的侦查讯问、现场勘查、物证获取等基本功,更紧随时代步伐,将大数据分析、新型犯罪侦查(如网络犯罪、金融犯罪)等前沿内容纳入教学体系。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意味着其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为国家输送具备复杂案件攻坚能力的侦查精英。其毕业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打击犯罪的中坚力量。

  • 治安学:治安学专业致力于培养维护社会秩序、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服务人民群众的专门人才。课程内容涵盖了治安管理基础理论、社区警务、危爆物品管理、大型活动安保、户籍管理等多个方面。随着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治安学专业更加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效能,如智慧警务、风险评估等。该专业入选一流建设点,凸显了其在构建平安中国、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 刑事科学技术:俗称“法证科学”或“物证技术”,是运用自然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发现、提取、检验和鉴定物证,为侦查和审判提供科学依据的关键学科。该专业涉及法医学、化验学、痕迹学、文件检验、声纹鉴定、电子数据取证等多个分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拥有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实验教学与实战应用紧密结合。入选国家级一流,表明其在培养高精尖刑事技术人才、推动技术强警战略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 犯罪学:作为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与控制的综合性学科,犯罪学为公安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该专业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旨在培养能够深刻洞察犯罪规律、制定科学防控策略的复合型人才。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该专业在犯罪风险评估、矫正与社会重返、犯罪预防政策研究等领域的深化发展。

  • 公安管理学:此专业侧重于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念和公安业务知识的领导与管理人才。教学内容包括公安组织行为学、警务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应急管理等。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公安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该专业一流建设点的确立,有助于培养能够适应复杂环境、提升警务效能、推动警务机制改革的高级管理人才。

  • 网络安全与执法: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和网络犯罪高发的态势,该专业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公安高等教育的热点。专业旨在培养既懂网络技术又通法律法规,能够从事网络犯罪侦查、网络安全监管、电子数据取证、网络情报分析的专门人才。其入选一流建设点,直接响应了国家网络强国战略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迫切需求,是培养“网警”力量的核心阵地。

  • 法学(公安法方向):公安工作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法学专业(通常设有公安法学方向或特色课程模块)为公安队伍培养具备扎实法学理论功底、熟悉公安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的专门人才。强调法律知识与公安实务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证据意识和程序观念。一流专业的建设,对于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具有基础性意义。

2021年度新增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拓展与深化

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2021年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再次有多项专业入选,体现了学校在适应新时代公安工作需求、拓展专业布局方面的持续努力: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度)

  • 公安情报学:在现代警务中,情报信息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公安情报学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够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合法有效地收集、分析、研判、运用各类情报信息,服务于预测预警、精确打击、动态管控的专门人才。其课程体系涵盖情报理论、信息分析技术、反恐情报、经济犯罪情报等。入选国家级一流,标志着该校在培养高层次情报分析人才、服务国家安全战略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 涉外警务: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加深,跨国犯罪、海外利益保护、国际执法合作等涉外警务需求日益增长。涉外警务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法与相关国家法律、掌握外语沟通能力、能够胜任国际执法合作、海外公民保护、驻外警务联络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的设立与发展,是中国公安机关走向世界、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支撑。入选国家级一流,彰显了其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的独特价值。

  • 交通管理工程:城市化进程加速带来了严峻的交通挑战。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结合了交通工程学与公安管理学知识,培养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交通安全管理、事故预防与处理的专门人才。该专业强调智能交通系统(ITS)、大数据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入选国家级一流,体现了其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水平方面的重要贡献。

  • 安全防范工程:该专业侧重于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实现安全防护目标,涉及物理防范(如入侵探测、视频监控、实体防护)和信息安全(部分交叉)等领域。培养的人才能够从事安全风险评估、安防系统设计与集成、安防工程监理、重点目标与大型活动安保技术支持等工作。科技强警背景下,技术防范的作用愈发关键,该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反映了其在构建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中的技术支撑地位。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度)

  • 国内安全保卫:这是一个承担着特殊使命的专业,主要培养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高度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的人才。其专业学习内容往往涉及特定领域的风险防范、情报研判、应急处置等。入选北京市一流,说明其在服务首都核心功能、维护首都安全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突出的办学实力。

  • 警务指挥与战术:该专业聚焦于培养公安机关一线实战单位的指挥员和骨干力量。教学内容高度实战化,包括指挥理论、现场处置程序、战术运用、武器警械使用、应急通信、心理行为训练等。强调在复杂、高压环境下做出正确决策和有效指挥的能力。入选北京市一流,表明其在培养实战型、应用型警务人才方面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尤其对于首都公安这种承担繁重处突任务的队伍至关重要。

  • 公安视听技术:作为刑事科学技术的延伸和专门化,公安视听技术专业专注于图像、声音等视听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与应用。包括现场音视频采集、监控系统应用、图像处理与复原、声纹比对、非线性编辑、视听资料证据化等。在侦查破案、法庭审判、舆情监控等领域应用广泛。入选北京市一流,反映了该专业在利用现代视听技术服务公安实战、提升执法效能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区域影响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这些国家级和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共同构成了一个覆盖全面、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专业集群。它们不仅代表了中国公安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准,更肩负着为新时代公安事业培养输送大批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体魄强健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历史重任。这些专业的持续建设与发展,必将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流专业的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未来,随着国家安全形势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相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将继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深化内涵建设,不断巩固和提升其在中国乃至世界警务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网友上传和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zedutec.com/p/59450/

(0)
知老师知老师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