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值易耗品,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单位价值较低、容易损耗的物品。像办公室里的订书机、笔、本子,车间里的劳保手套、抹布,都属于这个范畴。别看它们不起眼,会计处理可不能马虎!
先给个总结性的回答: 低值易耗品的会计分录编制,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摊销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相关会计准则来定。确定好方法后,领用时和报废时分别做相应的会计分录即可。
接下来,咱们详细聊聊,保证让你一看就懂,再也不怕做账啦!
情景一: 刚刚购入低值易耗品
刚买回来的时候,这些低值易耗品就是公司的资产啦!这时候的会计分录很简单:
借:低值易耗品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付账款
(具体用哪个贷方科目,取决于你是用什么方式支付的。)
这个分录的意思就是,公司的资产(低值易耗品)增加了,同时,另一项资产(比如银行存款)减少了,或者负债(应付账款)增加了。
情景二: 领用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买回来不是摆设,是要用的!从仓库里领出来使用的时候,就要开始“摊销”了。摊销,简单来说,就是把这些物品的价值,逐渐分摊到使用的期间里。
1. 一次摊销法
这种方法最简单粗暴!在领用的时候,就把低值易耗品的全部价值,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
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根据使用部门来确定)
贷:低值易耗品
这个分录表示,公司的费用增加了,同时低值易耗品这项资产减少了。
举个例子: 办公室领用了价值100元的文具,用一次摊销法。
借:管理费用 100
贷:低值易耗品 100
适用情况: 一次摊销法适合那些价值特别低、使用寿命很短的物品。
优点: 简单易行,方便操作。
缺点: 对于价值稍高、使用寿命稍长的物品,可能会导致费用波动较大,不太符合会计上的“配比原则”(收入和费用要对应起来)。
2. 五五摊销法
这个方法稍微复杂一丢丢,但更科学。它是在领用时摊销一半价值,报废时再摊销另一半价值。
领用时: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或其他类似科目)
贷:低值易耗品——库存低值易耗品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根据使用部门确定,金额为低值易耗品价值的一半)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或其他类似科目)
注意: 这里设置了两个二级科目来反映低值易耗品的不同状态。“在用”表示正在使用的,“摊销”用于记录累计摊销的金额。
报废时:
借: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制造费用(根据使用部门确定,金额为低值易耗品价值的另一半)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同时,还要冲减之前领用时做的分录:
借:低值易耗品——库存低值易耗品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举个例子: 车间领用了价值500元的工具,用五五摊销法。
领用时: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500
贷:低值易耗品——库存低值易耗品 500
借:生产成本 250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250
报废时:
借:低值易耗品——摊销 250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250
借: 生产成本 250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250
借:低值易耗品——库存低值易耗品 500
贷: 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500
适用情况: 五五摊销法适合价值相对较高、使用寿命较长的物品。
优点: 能够更合理地分摊费用,避免费用大幅波动。
缺点: 操作相对复杂。
情景三:低值易耗品报废
无论是用哪种摊销方法,低值易耗品最终都会有报废的一天。报废的时候,除了五五摊销法中需要在报废时进行会计处理以外(上面已经讲过),如果存在残值,还需要做如下分录:(假设残料价值为50)
借:原材料 50
贷:营业外收入 50
这表示,公司通过处理报废的低值易耗品,获得了一些收入。
一些需要格外关注的地方:
- 内部控制很重要! 低值易耗品虽然“低值”,但数量多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建立完善的领用、保管、报废制度,可以有效防止浪费和流失。比如,可以建立台账,记录每一件低值易耗品的购入、领用、报废情况。
- 定期盘点不能少! 定期盘点可以及时发现账实不符的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盘点时如果发现低值易耗品盘盈或盘亏,也要做相应的会计处理。
- 摊销方法的选择要一致! 一旦选定了一种摊销方法,就要保持一致性,不能随意变更。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并且在会计报表中进行披露。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上面讲的是一些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一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相关会计准则,灵活处理。如果遇到不确定的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希望这份详尽的低值易耗品会计处理指南能帮到你!记住,会计工作无小事,细心谨慎才能不出错!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网友上传和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zedutec.com/p/58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