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是什么?考什么内容?
先来一个总结性的回答:
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它不是单纯的知识测试,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如果把公务员考试比作一场“职场模拟”,那么申论就是这场模拟中的“情景应对”环节。
申论考什么? 一句话概括:考查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接下来,咱们详细聊聊,让这事儿更清楚明白。
一、 申论的“真面目”:不止于“写作文”
别把申论简单地等同于中学时代的作文。虽然都是写文章,但申论的“门道”可多着呢。它更像是一份“工作报告”,或者一份“政策建议书”。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现在有一堆社会问题摆在你面前,比如:
- 老旧小区改造难题
- 乡村振兴的困境
- 网络谣言的治理
- 共享单车的乱象
- ……
领导希望你:
- 搞清楚问题:问题出在哪儿?根源是什么?影响有多大?
- 提出解决方案: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办法可行吗?
- 清晰表达:把你的想法有条理、有逻辑地写出来,让领导一看就明白。
这就是申论要考查的核心能力。
二、申论的“考场实况”:材料 + 题目
申论考试通常会给你一份几千字的材料,这些材料可能是:
- 新闻报道
- 专家访谈
- 政府文件
- 调查数据
- 群众来信
- ……
材料的内容五花八门,但都围绕着一个或几个社会热点问题。
然后,根据这些材料,会设置几道题目,要求你:
- 概括问题:用简短的语言总结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
- 分析原因: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 提出对策: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可行的解决措施。
- 撰写文章:根据特定要求(比如:给领导写一份报告、起草一份宣传稿、写一篇评论文章等),写一篇完整的文章。
三、申论的“核心能力”:五大金刚
为了在申论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你需要具备以下五种关键能力:
-
阅读理解能力:
- 快速、准确地抓住材料的重点。
- 理解材料中不同观点的内在逻辑。
- 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与题目相关的内容。
这个能力,就像是在茫茫字海中,快速找到“宝藏”的本领。
-
综合分析能力:
- 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
- 找出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 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的根源。
这就像是一位侦探,通过蛛丝马迹,推理出案件的真相。
-
提出对策能力:
- 提出的对策要具体、可行,不能是空话、套话。
- 对策要有针对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 考虑对策的长远影响,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这好比是一位医生,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开出有效的药方。
-
文字表达能力:
- 语言流畅、准确、简洁。
- 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 符合公文写作规范(如果是要求写公文的话)。
这就像是一位演说家,用清晰、有力的语言,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
贯彻执行能力:
- 这部分在某些题型中会有体现,重点测查考生是否能将方针政策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保证执行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如同项目经理,能将规划分解,最终执行。
- 这部分在某些题型中会有体现,重点测查考生是否能将方针政策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保证执行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申论的“备考秘籍”:不止于“刷题”
-
关注时事热点:
多看新闻、读报纸、看评论,了解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尤其要关注政府工作报告、重要会议精神等。
-
积累政策理论:
学习一些基本的政治理论、政策法规。
了解政府的工作思路和政策导向。
-
练习写作技巧:
多写、多练,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可以模仿范文,学习优秀的写作方法。
-
培养思维习惯:
平时多思考、多分析,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可以尝试用申论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身边的事情。
-
进行模拟训练:
在考试前,一定要进行模拟训练,熟悉考试流程和题型。
可以找一些历年真题来练习。
申论备考,是一个持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不要把申论看作是负担,把它看作是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当你具备了申论所要求的这些能力,你会发现,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你都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相信自己,坚持努力。祝你成功!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网友上传和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zedutec.com/p/58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