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个总结性的回答:《神笔马良》中,好词好句俯拾皆是,这些词句生动形象,富有童趣,展现了马良的善良、机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刻画了贪婪官吏的丑恶嘴脸。
接下来,咱们细细品味:
一、 描绘马良的品质和行为
-
勤劳善良,乐于助人
-
“马良是个穷苦的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 这句话看似平淡,却奠定了全文的基调。“穷苦”二字点明了马良的出身,“喜欢画画”则暗示了他与众不同的天赋和对艺术的热爱。
- “他给村里人画犁耙,画水车,画石磨……谁家需要什么,他就给画什么。” 一连串的排比,简洁有力地展现了马良的无私奉献。他把自己的才能用在了帮助他人上,而不是为自己谋利。
-
“他画的鸟儿,扑扑翅膀就能飞上天;他画的鱼儿,摆摆尾巴就能游进水。” 这是对马良画技的夸张描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扑扑翅膀”、“摆摆尾巴”,这些拟声拟态词,让画面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
充满想象力,富有童真
- “有一天,他走着走着,忽然看见一位白胡子老爷爷,手里拿着一支笔……” 这句话开启了故事的奇幻之旅。“白胡子老爷爷”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
- “老爷爷说:‘这是一支神笔,你拿去好好用吧!’ ” 神笔的出现,是故事的核心。这句话虽然简单,却承载了无限的可能。
- “马良接过笔,先画了一只鸟,鸟儿扑扑翅膀,飞走了;他又画了一条鱼,鱼儿摆摆尾巴,游走了。” 这是对神笔魔力的第一次展现,也展现了马良内心的纯真和喜悦。他首先想到的是创造生命,而不是金银财宝。
-
勇敢机智,不畏强权
- “大官听说了,就把马良抓了去,逼他画金元宝。” 这句话展现了官吏的贪婪和霸道。“抓”、“逼”二字,写出了官吏的凶狠。
- “马良心里恨透了这些坏蛋,恨不得一笔把他们全都画死。” 这句话展现了马良的爱憎分明。“恨透了”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 “马良就给大官画了一座金山。大官高兴得哈哈大笑。” 马良表面上顺从,实际上是在用智慧反抗。他利用官吏的贪婪,为自己争取时间。
- “他又画了一片汪洋大海,把金山画在海中央。” 这是马良计谋的关键一步。他巧妙地利用了地形,为后面的反击做铺垫。
- “他又画了一只大船,让大官坐上船,去搬金元宝。” 这是马良引诱官吏上钩的一步。
- “马良又画了几笔风,海面上刮起了大风,船翻了,大官淹死了。” 这是马良的最终反击,也是故事的高潮。“几笔风”轻描淡写,却威力无穷,展现了神笔的威力,也展现了马良的智慧和勇气。
二、 刻画贪婪官吏的丑态
-
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 “大官听说了,就把马良抓了去,逼他画金元宝。” 从“听说”到“抓”,再到“逼”,一系列动作体现出官吏的急不可耐和蛮横无理。
- “大官高兴得哈哈大笑。” 这个“哈哈大笑”极具讽刺意味,表现出官吏得逞后的丑态。
- “我要更多的金子!“ 这种永远无法满足的索取,是贪婪者的通病。
-
愚蠢可笑,自取灭亡
- “大官坐上船,去搬金元宝。” 面对如此明显的陷阱,官吏却毫不怀疑,可见其愚蠢至极。
- “船翻了,大官淹死了。” 这是官吏的必然结局,也是对贪婪者的警示。
三、 其他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 “马良画的鸟儿,像真的活了一样。”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马良高超的画技。
- “风在怒吼,浪在咆哮。” 拟人化的描写更添紧张氛围。
-
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
- “画什么,有什么。” 简单明了,却又充满神奇。
- “有了神笔,马良更高兴了。” 直抒胸臆。
-
富有画面感的词语
- “白胡子老爷爷”,“汪洋大海”,“金山”,“大船” 等词语,都能在读者脑海中形成鲜明的画面。
- “扑扑翅膀”,“摆摆尾巴”,这些词语,让画面动了起来。
这篇童话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但是语言精炼,故事生动,寓意深刻。它用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也歌颂了善良和正义,鞭挞了贪婪和邪恶。 每次读,都会有新的感受。以上这些摘抄,希望能带你重温这个经典故事,感受文字的魅力!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网友上传和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zedutec.com/p/5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