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

核心要点: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简单来说,一个想卖,一个想让人来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 逛街时看到橱窗里标价的漂亮衣服,兴冲冲跑进店里说要买,结果店员告诉你这只是展示品,不卖?!

🤔️ 收到一份宣传单,上面写着某商品“惊爆价”出售,结果去到店里被告知活动已经结束,或者这价格只是吸引你来的噱头?!

其实这些都涉及到一个法律概念:要约要约邀请。 别看只差两个字,含义可是天差地别!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两者的区别,避免日常生活中踩坑!


先说结论

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意思表示的一方,是否具有受该意思约束的意图。如果有,通常是要约;如果没有,通常是要约邀请


一、 什么是“要约”?

想象一下,你非常想卖掉你的旧自行车。你对你的朋友说:“我这辆自行车,800块钱卖给你,你要不要?”

这句话,就是一个典型的要约。它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素:

  1. 内容具体确定:你明确说了是“自行车”,价格是“800块”。
  2. 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只要你朋友说“好,我要了!”,你就不能反悔说不卖了,你们之间的买卖合同就成立了。

总而言之,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提出的、希望与其订立合同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意思表示。


二、 什么是“要约邀请”?

再想象一下,你把自行车停在路边,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此车出售,有意者请联系XXX”。

这张纸,就是一个要约邀请。 它和要约的区别在于:

  1. 通常内容不具体确定:你没有明确说出价格,只是表达了出售的意向。
  2. 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即使有人看到这张纸,联系了你,你也可以选择不卖给他,或者和他商量新的价格。

所以,要约邀请 只是向对方发出一个“邀请”,希望对方来向自己提出一个要约(比如问你:“你这车多少钱卖?”)。它本身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生活中的常见例子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们再来看几个生活中的例子:

  • 商品标价
    • 商店橱窗里展示的标价商品,通常被认为是要约邀请。商家有权在顾客提出购买(要约)时,决定是否接受(承诺)。
    • 但是,如果商家明确表示“此价格为最终销售价格,售完即止”,则可能被视为要约
  • 拍卖
    • 拍卖公告通常是要约邀请
    • 竞买人的出价是要约
    • 拍卖师的落槌是承诺
  • 招标
    • 招标公告通常是要约邀请
    • 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是要约
    • 招标人的定标行为是承诺
  • 寄送的价目表:通常是要约邀请。
  • 商业广告:一般情况下商业广告是要约邀请,但是如果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的规定,那么则视为要约。

四、如何判断一个行为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

判断一个行为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关键在于分析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以及根据交易习惯来判断。

  1. 看内容是否具体确定: 如果包含了商品/服务的名称、数量、价格等主要条款,通常更倾向于要约
  2. 看是否表明了受约束的意图:如果明确表示“一经承诺,立即生效”等类似字眼,通常更倾向于要约
  3. 根据交易习惯:某些特定的交易领域,对于某些行为有约定俗成的理解,比如拍卖中的拍卖公告,通常被理解为要约邀请
  4. 看对象:要约通常是向特定的人发出,而要约邀请通常向不特定的人发出。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可以作为参考的因素之一。

五、一些可能会混淆的点。

并非所有包含价格的行为都是要约。例如,询价就不是要约,而是要约邀请。

对方对要约的内容做了非实质性变更,是对原要约的承诺,合同成立。

对方对要约的内容做了实质性变更,比如更改了价格,数量,视为新要约。


了解了要约要约邀请的区别,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就不会再傻傻分不清啦!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到你!记得运用到生活中哦!

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网友上传和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zedutec.com/p/57505/

(0)
于老师于老师
上一篇 2025年2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