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教师资格证的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也对分数计算方法感到困惑?别担心,今天就来给大家彻底讲清楚教资笔试分数的那些事儿!
一句话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告分数满分120分,70分及以上合格,但这个70分可不是你卷面直接考70分哦! 它是通过一套公式,将你的卷面实际得分(满分150分)转化而来的。
接下来,咱们详细聊聊这背后的门道。
分数折算的“神秘面纱”
很多同学都会好奇,明明试卷满分是150分,为什么最后出来的成绩却是120分满分,而且合格线是70分?
这其实是因为教资考试采用了“线性转换”的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你的卷面实际分数,会通过一个公式,被“压缩”到一个新的分数区间(0-120分)。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主要是为了平衡不同科目、不同年份试卷的难度差异。 大家都知道,考试题目难易度会有波动,如果直接用卷面原始分数来判定是否合格,那对考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通过这种转换,可以保证每次考试的合格标准在统计学意义上是基本一致的,不会因为这次考试简单就很多人过,下次考试难就很少人过。
具体怎么算?看这里!
官方给出的转换公式长这样:
y(x) = x/A B
其中:
x:就是你的原始卷面分数(0-150分之间)
A:是原始分的合格分数(一般是90分)
B: 是报告分的合格分数线(就是70)
y(x):就是你最终的报告分数(也就是你查到的成绩)
举个栗子🌰:
假设小明同学考了105分(卷面原始分),那么他的报告分数就是:
y(105) = 105/90 70 = 81.67分
所以,小明同学的最终报告分数是81.67分,妥妥地通过了考试!
再假设小红考了89分(卷面原始分),那么她的报告分数就是:
y(89)=89/9070=69.22
虽然小红同学的卷面分数就差一分及格,但是转换后还是没有达到70分,所以很遗憾没有通过考试。
特别提醒❗:
这个公式我们不需要自己去算,成绩出来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帮你转换好。 你只需要关注自己最终的报告分数是否达到了70分就可以啦。
不同科目,折算方法有区别吗?
可能有细心的同学发现,有些科目的计算过程会略有不同。这里要解释下:
对于幼儿园与小学的综合素质,考试设置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但折算方式是一样的。
而中学阶段的《科目三》由于存在选考科目的情况,难度控制上更为复杂。
不过,总的原则不变,都是通过线性转换,将大家的原始分数映射到0-120的区间,70分为合格线。官方在设计折算方法时,已经充分考虑了不同科目之间的平衡问题,保证了公平性。
卷面分数要考多少才稳妥?
虽然知道了折算方法,但大家肯定还是关心,卷面到底要考多少分才比较保险呢?
一般来说,考虑到折算过程中的“压缩”效应,建议大家的卷面分数尽量考到90分以上。 这样,即使遇到题目较难的情况,也能保证转换后的报告分数在70分以上。
当然,如果你追求更高的分数,那就更棒啦! 毕竟,教资笔试成绩在后续的面试环节也是一个参考因素。
一些备考小建议:
1. 了解大纲,把握重点:
考试大纲是备考的“指南针”。 仔细研读大纲,明确每个科目的考试范围、题型、分值分布,做到心中有数。
2. 系统学习,打牢基础:
不要想着临时抱佛脚。 认真学习教材,理解每一个知识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 多做真题,模拟练习:
真题是最好的“试金石”。 通过做真题,可以了解考试的出题规律、难度,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
4. 查漏补缺,及时巩固:
对于做错的题目,一定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查漏补缺,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弄懂、弄透。
5. 心态要稳
备考过程会遇到很多困难,要及时调整心态,不要轻易放弃。
分数折算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背后的原理并不难理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解开疑惑,更加从容地应对教资考试! 祝愿每一位努力备考的你,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早日拿到心仪的教师资格证! 加油!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网友上传和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zedutec.com/p/56961/